核心提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中国传统养生谚语,数九寒冬与炎热酷暑这两个极端气候里,不少喜欢运动的人将这句话视作增强体质的法宝,然而,这句话描述的情况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吗?记者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冬练三九,夏练三伏”是中国传统养生谚语,数九寒冬与炎热酷暑这两个极端气候里,不少喜欢运动的人将这句话视作增强体质的法宝,然而,这句话描述的情况真的适用于所有人吗?记者邀请专家进行解读。
“夏季三伏天的特点是高温,机体在高温环境下的基础代谢会增高,运动过程中需要更多的氧气来满足机体运动时所需。”广州医科大学附属中医医院针灸康复科副主任医师吴涓这样介绍,她表示,在高温环境中,理论上心肺功能的提高会比常温环境下大,不过这一情况针对的是运动员、部队等特定人群,且需要在完善的医疗保障下进行。
三伏天温度高,岭南湿度大,普通人尤其是老年人、儿童、患有心肺基础疾病的人群,在高温下运动人体产热增多、散热困难,体液及电解质丢失会增加,极易出现中暑、脱水、电解质紊乱,严重者可出热射病危及生命,因此对于大部分人而言,这是一种弊大于利的方式,并不推荐。
那么,三伏天有哪些适宜的运动?“可以首选室内运动,比如游泳、瑜伽、乒乓球、羽毛球,如果需要室外运动的话,避免正午(11:00-16:00)锻炼,优先选清晨或傍晚温度较低的时候运动。”
吴涓特别提醒,如果气温超过35℃或湿度过高时,老年人、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应暂停户外活动,普通人也应该尽量减少户外活动,注意做好防晒,运动前或者运动后及时补充水分,优选电解质水,避免饮用大量冰水带来的胃肠道刺激。运动中若出现头晕、恶心、心慌,立即停止并转移至阴凉处,不能缓解的要及时至医院。
此外,吴涓还给出了三伏天养生贴士:“饮食上遵循清淡祛湿,多食冬瓜、薏米、赤小豆、山药,少食油腻及生冷食物(如冰镇饮料、隔夜菜),避免损伤脾胃阳气。生活习惯方面,避免高温高湿下活动或运动,室内空调可设置26℃为宜,避免运动后立即冲凉。”
作为针灸康复科医师,吴涓介绍,中医强调冬病夏治,三伏天可以进行三伏天灸、督脉灸等中医疗法,对治疗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慢性胃肠道疾病、关节炎等虚寒类的疾病以及容易疲劳、免疫力下降的亚健康状态有很好的疗效。
来源:羊城晚报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