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高薪有编制体面的深圳教师为何辞职?高收入不能解决一切问题

2025-07-04 18:02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年薪26万+的深圳教师光环下,清北博士扎堆应聘却陷入007工作制,非师范教师72%离职率揭示:高薪编制买不来教育初心,真正的课堂需要让学生的眼睛发光。

年薪26万+的深圳教师光环下,清北博士扎堆应聘却陷入007工作制,非师范教师72%离职率揭示:高薪编制买不来教育初心,真正的课堂需要让学生的眼睛发光。

 
高薪有编制体面的深圳教师为何辞职,话题突然冲上热搜,让不少人惊掉下巴 —— 年薪 26 万 +、事业单位编制、全年带薪休假 165 天 +,这样的“神仙岗位”怎么会有人辞职?
 
但当我们撕开“高薪编制”的华丽包装,会发现深圳教师群体正经历着不为人知的职业困境。
 
一、高薪编制背后的“神仙打架”现场
 
2019-2021 年,深圳教育系统的招聘海报堪称“应届生收割机”:本科生年薪 26 万 +、博士奖励 20 万、优先申请人才住房……
 
这样的条件让北大硕士刘梦瑶的父母不惜跪地求她应聘。
 
但当她走进深圳某重点高中国际部的面试现场,才发现自己掉进了“神仙打架”的修罗场 —— 清北博士扎堆,哈佛剑桥海归遍地,甚至有应聘者带着 SCI 论文来竞争高中语文老师岗位。
 
这种“降维打击”式的招聘盛况背后,是深圳教育系统三年间疯狂撒钱的“抢人”策略:不要求师范专业、无需教师资格证、免笔试直接面试。
 
北大毕业生陈雪婷“随手投简历”就被总校长亲自约谈,工科生小张因考研失利意外获得编制,就连想当老师的赵欣怡也感慨:“当时感觉只要是名校毕业生,哪怕没当过老师也能进。”
 
数据显示,深圳某区 2021 年招聘的教师中,非师范专业占比高达 67%,其中不乏金融、生物、计算机等跨界选手。
 
二、入职后才懂得“996 都算轻松”
 
当刘梦瑶终于通过三轮面试穿上校服时,才发现年薪 26 万的背后是“007”的工作节奏。
 
作为语文老师兼班主任,她的一天从早 7:30 盯早读开始,中午监督学生吃饭午睡,下午连轴转开会、备课,放学后还要带阳光体育,晚上加班准备教学比赛,周末还要处理家长群消息。
 
入职第一个月瘦了 8 斤,原来带薪休假是真的,但前提是你得先熬到放假。
 
更让新人崩溃的是班主任潜规则—— 深圳多数学校默认语文老师必须当班主任,理由是“课多、涉及价值观教育”。
 
有位教龄三十年的语文老师苦笑:从当老师第一天起就没摆脱过班主任头衔。
 
数据显示,深圳班主任的工作量是普通教师的 3 倍,日均工作时长超 12 小时,而所谓的带薪休假,往往被培训、家访、招生等任务填满。
 
三、生源差异下的教育鸿沟
 
在深圳排名靠后的初中当老师的赵欣怡,除了累还面临更棘手的问题:她带的班级里,有学生连汉语拼音都没掌握,而学校发的教研资料却设计得像天才教程。
 
“我花 3 小时给学生补声母韵母,隔壁重点学校老师已经在讲文言文鉴赏了。”这种生源差异让她陷入自我怀疑:“当初在国际学校实习时,校长让我践行快乐教育,但现在我连让学生看懂劳动合同都成了教学目标。”
 
作为移民城市,深圳不同学校的生源差距堪称天壤之别。
 
优质学校的学生家长多是高知白领,而普通学校里随迁子女占比超过 60%。有调查显示,深圳排名后 20% 的学校中,教师用于基础教学的时间比重点学校多 20%,但家长投诉率却高出 3 倍。“这边家长嫌作业多,那边家长嫌管得松,夹心饼干真的难做。”一位初中老师在匿名论坛吐槽。
 
四、非师范出身的水土不服
 
深圳教师招聘时英雄不问出处的豪爽,却埋下了职业适配的隐患。
 
非师范专业的小李老师第一次上讲台就被学生怼哭:“老师你讲的知识点和网课不一样!”
 
她这才发现,自己花半个月准备的课件,在教学法上存在致命漏洞。
 
数据显示,深圳非师范教师的教学满意度比师范专业教师低 15%,课堂管理问题发生率高出 2 倍。
 
更尴尬的是职业定位的迷茫。学金融的小王老师入职后被安排教政治,“每天对着课本念 PPT,感觉自己像个没有感情的传声筒。”
 
而深圳某区教育局的内部报告显示,2023 年离职的教师中,非师范专业占比达 72%,其中 61% 的离职理由是“无法适应教学工作”。
 
“我们被高薪编制吸引而来,却发现自己根本不懂教育。”一位离职教师在采访中坦言。
 
五、比高薪更重要的教育初心
 
深圳教师离职潮撕开了一个残酷的现实:当教育被异化为高薪职业而非育人事业时,再华丽的编制也留不住人心。
 
那些辞职的老师们留下的启示值得深思:
 
1.招聘不能只看学历
 
深圳某重点中学现在新增教学实操考核,要求应聘者现场设计教案,非师范专业需加试教育心理学。
 
2.培训不是走形式
 
有区教育局推出师徒结对计划,让资深教师带教新人一年,考核通过才能独立带班。
 
3.关注教师心理健康
 
某学校设立心灵驿站,每周邀请心理咨询师驻校,班主任每月有 2 天弹性调休。
 
4.尊重教育规律
 
越来越多学校取消全员当班主任的规定,让有教育热情的老师自愿申请。
 
当刘梦瑶最终递交辞职信时,她在朋友圈写下:年薪 26 万买不来一堂让学生眼睛发光的课。
 
或许深圳教师离职潮最深刻的警示是:教育从来不是靠高薪编制堆砌的工程,而是需要真正热爱教育的人,用专业和情怀浇灌的事业。
 
如果你也在纠结职业选择,不妨问自己:比起体面的标签,你更愿意为哪个领域挥洒十年青春?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