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举报前公婆近亿资产涉贪已有调查结果,官方回应:涉及隐私不通报

2025-06-27 16:24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退休官员家庭资产近亿元遭儿媳实名举报,巨额财产来源引质疑,官方以隐私为由未公开核查细节,公众监督与隐私保护如何平衡?"

 "退休官员家庭资产近亿元遭儿媳实名举报,巨额财产来源引质疑,官方以隐私为由未公开核查细节,公众监督与隐私保护如何平衡?"

 
四川成都市双流区女子曾女士实名举报前公公尹某光(南充市发改委原价格调控科科长,2018年退休)、前婆婆漆某华(中国工商银行南充分行原计财处处长,2004年退休)资产近1亿元涉嫌贪腐。举报称前公婆家有3套住宅(总面积超400平方米)、8处商铺(总面积超6000平方米),前夫名下现金理财数百万元,还有全屋名贵红木家具、大量字画收藏品,且大量持有并使用他人银行卡进行理财涉嫌洗钱,家庭资产估计在8000万到1亿元之间。
 
此外,曾女士还称前婆婆漆某华退休后入股重庆上市公司“东源公司”,参与房地产开发,前公婆家曾以代持股方式将位于四川广元的物业对外出租,每年收取大约100万元租金,还入股了四川一个煤矿,在成都开有公司。
 
2024年7月19日,南充市发改委发布情况通报称,高度重视此事,已联合中国工商银行南充分行成立调查组进行核查,下一步将根据核查情况依规依纪依法处置。
 
同年7月30日上午,调查组通知曾女士到一个酒店对她宣布了核查结果,但对她提出的漆某华退休时写了不经商保证,但转身去房地产公司参与开发等情况,则以涉及对方隐私为由无可奉告,后来曾女士对核查结果不接受不认可,拒绝签字。
 
自曾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布实名举报视频至今,其已在社交平台上发布了204个视频,主要涉及对举报结果的追问、婚恋过程以及对离婚诉讼的解释和责问等内容。
 
2025年6月11日,曾女士再次在网上发布视频追问,希望南充调查组公布详细的核查结果。2025年6月27日,南充市发改委有关科室工作人员表示,核查报告去年就已送达当事双方,也都明确认可,没有公开发布(核查结果),是因为涉及到当事人个人家庭隐私。
 
南充市发改委纪检部门工作人员称,实名举报后他们及时进行了调查,也把调查结果反馈给了举报人(曾女士),“她自己没有什么意见,我们手上的资料她也是签了字有按印的”,对于为何不公布核查结果,对方则表示“涉及到当事人的个人隐私不便对外通报”。
 
南充市发改委党建工作科工作人员同样表示因涉及个人隐私,未将具体核查结果进行公布,对于举报中提到巨额财产来源不明以及涉嫌贪腐等问题是否属实,该工作人员则并未作出直接回应。
 
对此有网友表示说:好家伙这么多非法收入变成隐私了”
 
也有的网友说:“总结:想分走一半修为没分成,举报也没分成”
 
还有的网友说:“如果回复属实,的确没毛病。既然这位女士拿到了调查结果,要是有问题的话她也可以公布出来啊。”
 
还有的网友说:“公职人员腐败哪来的隐私,就是包庇而已”
 
所以如何定义隐私呢?就是不应该被别人知道的,同时对他人没有妨碍的。
 
个人资产细节、家庭财务结构等确实属于个人隐私范畴,若核查过程中未发现违法违纪证据,过度公开这些信息可能对被举报人造成不公平的伤害。问题的关键在于,如何在保护隐私与保障公众知情权之间找到平衡点。例如,可以公开核查程序是否合规、是否发现违纪线索、对举报人诉求的回应方式等,而非直接披露具体财产数额或家庭财务构成。
 
此外,核查结果若仅向举报人反馈而未向社会说明,可能加剧公众对“暗箱操作”的猜测。
 
即便涉及隐私,也可通过概括性说明(如“核查未发现违法违纪证据”或“已移交相关部门进一步处理”)来回应舆论关切。隐私保护不应成为阻碍调查公开的理由,但公开方式需兼顾法律边界与公众监督需求。
 
所以,这件事情公众需要一个结果。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