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理财 投资 股票知识 贷款 基金
早泄 皮肤补水 白癜风 雀斑 癫痫 高血压 肝硬化 青光眼 尿毒症 腹泻 腰肌劳损 预防肝癌 牙龈肿痛 改善哮喘 痛经 前列腺炎 广告
首页 > 要闻> 热点推荐 > 正文

种牙费用有望降低50% 这回终于降价了

2023-03-21 12:04 投稿:一路孤行 广告
核心提示:3月20日上午10点,牙冠的竞价挂网将于在四川成都举行并产生入围结果。口腔牙齿种植的费用大致包括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费用三部分。其中,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已于今年1月开展,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至900多元,平均降幅55%;

3月20日上午10点,牙冠的竞价挂网将于在四川成都举行并产生入围结果。口腔牙齿种植的费用大致包括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费用三部分。其中,种植体集中带量采购已于今年1月开展,中选产品价格平均降至900多元,平均降幅55%;
医疗服务方面,此前国家医保局发文要求,三级公立医院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调控目标为4500元,多地已根据要求出台或落实了相关政策;叠加此次牙冠竞价挂网,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有望降低50%左右。
 
业内人士认为,口腔种植全流程费用的下降,有望提升种植牙渗透率,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叠加估值的双重修复,同时看好种植牙需求爆发下的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促进牙冠价格阳光透明
 
四川医保局此前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牙冠竞价挂网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显示,本次竞价挂网产品为单牙种植使用的全瓷牙冠产品,材质主要成分为氧化锆,包含白锆、彩锆(含单色彩锆和分层彩锆)。
 
据悉,此次参与口腔单牙种植全瓷牙冠原材料的企业,最高有效申报价为234元至820元不等,挂网周期为一年。
 
《通知》显示,四川省所有开展口腔种植牙服务的公立医疗机构均应参加,医保定点民营医疗机构按照定点协议管理的要求参加,鼓励其他医疗机构主动参与。
 
从拟入围企业名单看,中选产品广泛覆盖临床常用的牙冠原材料品牌,实现了与临床需求的良好匹配。其中,竞价前有效申报价最高的原材料为3m的lava全瓷牙冠产品的入围均价降至653元,原材料为爱尔创的全瓷牙冠产品入围均价降至228元。
 
据悉,牙冠是种植牙手术中除种植体系统外需要使用的另一重要耗材,医疗机构实际采购的价格其实并不高,之前由于一些医疗机构对牙冠实行打包收费或不合理加价,导致其总体收费相对较高,群众反映比较强烈。
 
此前,国家医保局表示,牙冠价格分为竞价与公立医疗机构自行加工两种机制,其中,公立医疗机构从第三方加工厂采购的牙冠大多在1000多元,自制牙冠价格更高。种植牙牙冠加工制作的个性化要求高,与临床使用端互动紧密,现阶段以探索竞价挂网为主,由四川省先行先试,形成牙冠价格的参照系,其他省份做好价格联动,以点带面,促进牙冠价格阳光透明。公立医疗机构自行加工制作种植牙牙冠的,采取“产品化”的价格形成机制,由医疗机构以物料成本、加工服务等为基础,按照适当的成本回收率自主确定价格并挂网,与竞价挂网牙冠的比价关系保持在合理区间。
 
口腔种植体系统省际联盟联采办负责人此前表示,四川医保局将率先开展牙冠竞价挂网,其他省份将及时跟进联动四川的牙冠挂网价格,通过多项治理措施,预计种植一颗牙的整体费用(含医疗服务、种植体和牙冠)有望降低50%左右。
 
多地规范医疗服务价格
 
口腔种植的费用,大致包括种植体、牙冠和医疗服务费三部分。种植体产品的集中带量采购已于今年1月开展,多地也相继出台了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调控措施。
 
1月11日,口腔种植体系统集中带量采购在四川开标,产生中选结果。相比集采前,中选产品中位采购价平均降幅为55%。本次集采汇聚全国近1.8万家医疗机构的需求量,达287万套种植体系统,预计每年可节约患者费用40亿元。截至目前,已有包括广东、河南、安徽、湖南、河北等在内的多地医保局发布通知,公布种植牙集采落地日期和目标价格等。
 
此外,在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调控方面,国家医保局2022年9月发布《关于开展口腔种植医疗服务收费和耗材价格专项治理的通知》,强调要按照“诊查检查+种植体植入+牙冠置入”的医疗服务价格实施整体调控,规定三级公立医疗机构完成全流程种植的医疗服务价格不超过4500元/颗。
 
今年1月底以来,已有多地积极落实该项政策。如天津近日发布通知,确定全市公立医疗机构单颗常规种植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4317元,较调控前降幅60%,据测算全年将减轻群众负担超1亿元;四川省医保局于今年2月发布通知,严格确定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确定四川省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价格全流程调控目标为不超过4400元;今年2月16日起,福建厦门对种植牙的医疗服务费用价格进行全流程调控,单颗常规种植牙医疗服务费不超过4180元,整体降幅达45%。此前,河北、湖北、河南也先后将省级公立医疗机构的调控目标设为4300元。
 
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口腔种植全流程费用的下降有望提升种植牙渗透率,利好该领域相关耗材产商和医疗机构。
 
长江证券认为,2021年我国口腔医疗市场规模达到275.9亿元,同比增长10.2%,齿科材料占比达到34.5%。2011年至2020年,我国年种植牙数量从13万颗增加至362万颗,年均复合增长率为44.7%,种植牙行业处于快速发展阶段。从全球市场来看,种植体头部企业竞争激烈,行业集中度较高,集采有望带动齿科材料加快国产化替代。
 
中泰证券认为,种植牙市场供需不平衡仍然存在,降价有望带来需求爆发,会进一步加大供需缺口。考虑到种植牙医学习曲线较短,大型民营口腔连锁医生产能更具弹性,有望承接更多增量需求。此外,集采背景下个体诊所低价种植牙引流的营销策略失效,尾部机构加速淘汰,行业集中度有望提升。民营口腔服务龙头有望迎来业绩叠加估值的双重修复,同时看好种植牙需求爆发下的产业链国产化机遇。
 
浙商证券认为,种植牙集采降价后,其渗透率有望得到快速提升,同时加速国产口腔cbct等检测设备需求释放。短期看中上游设备放量,中长期看下游医疗服务潜力。
 
浙商证券称,动辄上万元/人/颗的费用,制约了种植牙普及率提升。2023年集采落地后,种植体平均降幅55%,种植牙费用从2.4万元左右(高端)下降到0.6万元-0.9万元,降幅可达63%,高消费单品快速平民化,种植牙需求将会得到快速释放。口腔cbct几乎成为口腔医疗机构(特别是开展种植及正畸项目)必备的影像检查设备。2015-2020年,国内口腔民营医院及口腔连锁迎来快速发展,成为重要的医疗消费市场,种植牙项目的开展将大大提升消费者购买意愿。种植牙集采后,医疗服务价格下降,口腔民营医院等更加注重资本投入成本,截至2023年,国产口腔cbct从硬件配置到软件算法与进口产品已无太大差异,具有极高的性价比,逐步成为首选,国产放量进程有望加速。

版权及免责声明:本文内容由入驻卓财商会员投稿发布或转载,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与本网站立场无关,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用户应基于自己的独立判断,自行决策投资行为并承担全部风险。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请发送邮件至zhuocaishang@126.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大家关注
最新热点一周热点
健康导购更多
举报/反馈